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有关安全生产的内容有哪些?
答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》(以下简称 〈劳动法〉)1994年通过,
1995年1月1日起施行。《劳动法》的目的是 “保护劳动者的合法
权益,调整劳动关系,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市场经济的劳动制
度,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”。《劳动法》原则上规定劳动者享有
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,劳动者应当执行安全生产规程,遵
守劳动纪律;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,保障劳动者
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。《劳动法》第六章对劳动安全卫生
提出了具体要求,比如 “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
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”就在第六章的第五十五条中加以规定。
(1)心跳、呼吸停止 (假死)。
(2)瞳孔散大。
(3)出现尸斑。
(4)尸僵。
(5)血管硬化或肛门松弛。
2.脱离电源
(1)脱离低压 (1000V以下)电源
① 切断电源 断开电源开关、拔出插头,或按下停电按钮等。
样既可以使触电者脱离电源,又能防止抢救人员再触电。
② 挑、推开电源 使用绝缘物 (干燥的木棒、绳索等)挑、
、拉或推电线和电气设备,使之与触电者脱离。同时,应防止电
反弹,缠绕到抢救者身上。
③ 拉开触电者 若触电者俯仰在漏电设备上,或电源线压在
电者身下,抢救人员应穿上绝缘鞋,或站在干燥的木板上,用干
的绳子套在触电者身上,把他拉开,脱离电源。
④ 割断电源 若触电现场远离电源开关、挑不开电线或触电
肌肉收缩紧握电线时,可用有绝缘胶套的钳子剪断电线。
(2)脱离高压 (1000V以上)电源
① 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。
② 抢救者穿绝缘靴、戴绝缘手套,用符合该电源电压等级的
缘棒或绝缘钳,使触电者脱离电源。
③ 用安全方法使线路短路,迫使保护器动作,断开电源。
3.对症救治方法
① 对神志清醒、能回答问话,只感到心慌、乏力、四肢发麻
轻症触电者,应就地休息1~2L,以减轻心脏负担,加快恢复,
请医生现场诊断和观察。
② 对神志不清或失去知觉,但呼吸正常的触电者,可抬到附
空气清新的干燥地方,解开衣服,暂不进行人工呼吸,并请医生
现场诊治。
③ 对无知觉、无呼吸或呼吸困难,心脏跳动失常或出现抽筋
732
现象时,应迅速采用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法救治。
(1)人工呼吸法 人工呼吸法就是采用人工机械的强制作用维
持触电者气体交换并逐步恢复正常呼吸。其操作要领如下。
① 使触电者仰卧,迅速解开其围巾、领扣、紧身衣扣并放松
腰带,颈部下方可以适当垫起以利呼吸畅通,切不可在头部下方垫
物。同时,还应再一次检查其是否已停止呼吸。
② 把触电者的头侧向一边,清除口腔中的假牙、血块、黏液
等物。如舌根下陷,应把它拉出来,使呼吸道畅通。如果触电者牙
关紧闭,可用小木片、小金属片等坚硬物品从其嘴角插入牙缝,慢
慢撬开嘴巴。
③ 使触电者的头部尽量后仰,鼻孔朝天,下腭尖部与前胸部
大体保持在一条水平线上。如图8-2 (乱)所示。这样,舌根部不会
阻塞气道。
④ 救护人员蹲跪在触电者头部的左侧或右侧,一只手捏紧触
电者的鼻孔,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掰开嘴巴,如图8-2 (L)所
示。如掰不开嘴巴,可用口对鼻人工呼吸法,捏紧嘴巴,紧贴鼻孔
吹气。
燃料容器和管道切割安全技术
1.发生火灾事故的一般原因
(1)切割前,对容器内外的可燃物清洗、置换得不彻底、检测
数值不准确或取样部位不适当,致使在容器、管道内以及动火点周
围存在着危险性混合气体。
(2)在切割过程中,动火条件发生了变化,虽然动火前进行了
仔细的清洗,检测也合格,但是随着动火切割的进行,夹藏在保温
材料中的可燃物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不断逸出,遇到明火仍可引起
事故。
(3)动火切割的容器没有与生产系统完全隔断,致使可燃气体
窜通过来,进入动火区而发生危险。
5
切割,引起危险。
(5)切割没有开口的密封容器,比如用水置换时,水位放得较
高,没开口的顶部被水封闭成一个密闭空间,极易发生危险。
2.动火切割的安全技术措施
(1)隔离 不允许在易燃易爆的场所进行动火切割,而必须到
固定的动火区来进行切割。固定的动火区要符合下列条件要求。
① 距离可燃物容器和管道等10垃以外。
② 与可燃物生产现场,车间要隔开。不准有门、窗、地沟、
管道连通。
③ 生产车间有可燃物正常放空,或发生事故时,可燃气体不
能扩散到动火区来。
④ 准备好足够数量且确实有效的灭火器材。
⑤ 周围划定界线,并有 “动火区”字样的安全标志。
(2)严格进行清洗和置换
① 在容器或管道内进行切割时,必须将原来内部残存的介质、
痕迹进行仔细清理。清洗时,可用热的碱水或水蒸气煮沸,时间不
少于2L。
② 常用置换介质有氮气、二氧化碳、水蒸气、水。置换后是
否符合要求,不能用置换次数来衡量,必须以化验分析的结果为依
据。可燃物的浓度小于0.5%才认为合格。没有经过化验分析的容
器不准进行动火切割。
③ 进入容器内施割时,不但要检测可燃物含量,还要检测氧
气含量,氧气含量应大于19%,否则任何人不准进入容器内作业。
(3)取样分析和监视 置换清洗后,必须从容器内外不同地点
抽取混合气体样品进行化验分析,合格后方可切割。在动火过程
中,还要用仪表监视,以免动火条件变化。当发现可燃物浓度上升
到危险指标时,应立即停止切割,再次清洗到合格为止。